李元霸那对重达四百斤的铁锤砸下来,简直令人不寒而栗,别说能活命,若能保留一具全尸就已经是祖宗的庇护了。在隋唐时期,那些英勇的战将心中都明白,若能接住一锤,那就算是命硬;如果能扛下三锤?整个大唐之中也唯有裴元庆做到了。四明山的那场惨烈战斗中,他以三百斤的银锤硬生生承受了天下最强者的三记重击,杀出了一条生路,这样的壮举绝非偶然。
裴元庆的辉煌战绩并不是凭借侥幸而来。早在十二岁时,他便靠着那把重锤震慑了瓦岗寨,个体对抗秦琼、程咬金等赫赫有名的将领,丝毫不留情面。然而,当他真正面对李元霸时,才深刻感受到何谓“天外有天”。那三锤下去,裴元庆的虎口崩裂、战马倒地,幸而他凭着咬牙切齿的毅力没有从马背上摔下去。战斗过后,他连庆功宴都不愿露面,便急匆匆回到老家,开始了刻苦的锤炼。这种执着的劲头,放到现代就像是奥运冠军在闭关特训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。
展开剩余56%宇文成都被他击败也并非冤屈,毕竟在刚刚经历伍云召等人的消耗战后,宇文成都转眼就碰上了熊熊烈火般的裴元庆,结果不慎让武器脱手。最明智的是,裴元庆深知打不赢就要认输,打不赢更要继续练习,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比起盲目逞强要强上不少。简单来说,裴元庆面对三锤,实际上是在以命相赌,换取一线生机。
放现在来看,四百斤的冲击力相当于两辆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正面撞击,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早已被压成了烂肉。然而他却能够活下来,其中七分归功于天赋的神力,三分得益于战场上如同猛兽般的直觉——在扛完第三锤后果断掉头逃跑,显然比硬撑到底要聪明得多。然而,最终他还是因为阴谋而死于火雷阵,那段战场生涯证明了,仅仅有能力打斗远远不够,防范暗算同样不可或缺。
接下三锤而不死的确是令人敬佩,但我更佩服的是他在危急时刻头脑清醒选择撤退的智慧。在如今的健身房里,试试这样的重量?四百斤一旦砸下,脊椎都能化为齑粉。裴元庆可惜了,虽然武力值满格,却最终遭遇阴谋,若是放在今天,绝对能引发一场悲情热搜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